媒体报道

大学校园里的“创”生活——来自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采风手记
发布者: 系统管理员 更新日期: 2015-06-17 访问次数: 94
2008年来,福建工程学院与上市公司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零距离贴近企业需求办学,全方位凸显实践能力培养,开启了以校企合作办学路径打通就业与学习通道的培养模式,凸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锤炼,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到岗即上岗的“无缝对接”。
创新:从企业到课堂的无缝衔接
在学院召开的第五届校企合作交流研讨会上,来自一家上市公司的人事总监分享了一个招聘案例:该公司人事部门组织十多位来自不同高校的毕业生进行复试,题目是:对单片机芯片的操作了解情况。现场国脉信息学院的毕业生把单片机的芯片功能对答如流,当即被拍板录用。这则案例引起了与会用人企业的强烈共鸣:用人单位急需的是学得专、用的上、干的好的应用技术人才,这才是企业看中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这种就业核心竞争力,正是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努力方向。七年来,学院联合冠捷集团、网龙公司、星网锐捷、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国脉集团等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求职需要开设企业平台课程47门,让学生还未走出校园就开始接触行业最新科技,掌握求职必备的核心技能。与此同时,学院组织企业高管、双师型教师等,编撰《通信技术项目课程》、《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等具有校企合作办学特色的教材,将鲜活的企业实践经验提炼成生动的教学案例,使之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阐释理论,达成学得进、乐意学的教学目标。
创意:一场关于环保的动手实践
“每次看到食堂里剩下的大量泔水,我们就浮现了一个创意:如何将它进行科技转化,变成环保、有用的新资源?于是,一有时间我们创新团队就会到学院实践实训中心研究课题,动手操作实践。正是有了学院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才更增强了参赛团队在设计竞赛中的竞争实力。”这是荣获第一届“台达杯”两岸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特等奖的学生团队在赛后发表的感言。他们团队以“泔水高效处理再利用方式研究课题,结合所学专业,建立了一套高效、环保利用泔水的系统。2013年,来自大陆和台湾50多所高等院校的120多支队伍参加了“台达杯”两岸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该院的这支参赛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荣获比赛特等奖,得到大赛组委会的肯定。
这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向,正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缩影。目前,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有光网络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等先进的实验室,既是良好的实践教学科研实训平台,也是企业前沿产品的研发基地。同时,学院已在国脉集团、冠捷集团、福建中移通信、广东高新兴科技集团、杭州华星、福富软件、榕基软件等数十家知名公司建立了实训基地,真正成为校企双方合作的教学、生产、科研互动互惠的利益共同体。
创业:企业平台支持下的项目孵化
记者在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看到,一群创业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营销计划。这是福建国脉圣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学院联合定制的一个学生团队。国脉圣桥公司的科研团队吸收了部分在校生参与D550网络存储新型产品的研发,让学生触及企业科研的前沿阵线。同时,公司与学院面向在校生招募创业人才,联合组建了营销创业团队,以网络在线的方式提供产品营销、用户互动、远程服务等服务项目。学院将创业团队建立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平台,是以校企合作思维延伸到大学生创业的一项方式创新。
学院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拓展,鼓励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兴趣,组建创业团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学院在图书馆二楼专门划拨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学院不仅为创业团队配备必要的办公条件,同时为每个创业团队安排指导教师,从创业项目、团队建设、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愿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院办学的名片
曾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二等奖龚同学,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得到腾讯公司的认可,在大四上学期即得以高薪招聘入职,成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张闪亮名片。这种场景,也经常出现在学院每周定期举办的实践教学、就业双选会,相关企业每年都会定期赴会,批量接收毕业生参加实践教学。2009级学生在冠捷集团开展企业实践教学的学生高达86名。其中,到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研发岗位实习的35名学生中,经过一年的实训学习,除两位考取公务员和回到家族企业就业之外,其余33位学生全部被该单位研发部门录用。据福建省公务员局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显示,学院前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8.8%、98.7%、99.6%,签约率分别为87.5%、90.5%、95.7%。   
作为福建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紧密融合的国脉信息学院,正围绕着“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办学目标在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