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校长童昕深入互联网经贸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发布者: 互联网经贸学院总管理 更新日期: 2023-06-14 访问次数: 10

6月9日上午,校长童昕深入互联网经贸学院开展调研指导,学院党政班子及有关人员参加调研交流会。

座谈会上,互联网经贸学院负责人对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及规划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童昕充分肯定了互联网经贸学院工作成效,对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作了深入细致分析,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学院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明确要求。

童昕强调,当前学校即将更名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更名后的转变等问题的思考紧密联系,从“国之大者”的需要出发,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在服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中寻找学校未来发展之路。

一要立足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一流的应用型办学功能、一流的产教融合等一流的内涵建设,推动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在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上,在学科专业结构上要面向我省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适应我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在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上要从“国之大者”的需要出发,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在一流学科专业的实现路径上,要在服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中,“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上水平。在一流的应用型办学功能上,在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流的实践创新人才;在一流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与服务方面,坚持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能力;坚持人才引领驱动,通过引育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带头人,引领驱动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一流的应用型科技创新服务。在一流的产教融合上,要主动走出校门,融入一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要着力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升级版。

二要着力推动学校更名后在办学功能、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转变。在大学功能上,在人才培养上,从注重实务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向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在科技创新与服务上,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向注重发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背后关键科学问题的转变。在学科专业上,从注重专业建设向学科与专业均衡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转变,既通过学科涵养专业层面发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背后科学问题的能力,又通过专业谋取社会资源,滋养学科。在管理方式上,由学校管理为主向校、院两级管理转变。

三要着力解决更名后凸显出来的学科建设、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在学科建设上,要着力解决学科建设自发和松散的问题,加强有组织性和集成效应,要注重凝练学科方向,按学科方向凝聚学术团队、打造大平台、孵化标志性科研课题和成果;要解决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要围绕“国之大者”的需要,以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为导向;在学科结构上,聚焦金字塔形的学科结构,着力解决塔基层面多学科交叉融合不强,中间层面理科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相关学科支撑不力,塔尖上缺乏一到两个学科能够率先突破等问题。在科研创新与服务上,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调动广大教师科研创新与服务积极性的作用,破解科研潜力没有充分挖掘、横向经费与纵向经费相比比例偏小的问题;要着力提高发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背后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解决纵向科研水平不高的问题。在人才引领驱动上,要充分发挥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带头人“牵牛鼻子”的引领驱动作用,以人才队伍建设的突破推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服务破新局。

童昕要求,学院要将自身发展放在“国之大者”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视野下,放在服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大格局中,与学校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与更名后转变紧密联系,结合学院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在新的高度上,主动提出学院自身未来发展该做些什么、怎样做的问题,通过更加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深化对未来发展战略的谋划。